- 書名:《徘徊》
- 作者:蝴蝶Seba
- 出版社:雅書堂
- 閱畢日:2015/08/10
吃完早餐以後把最後一點看完,本來想睡得我不曉得為什麼燃了,忽然好想敲敲鍵盤。
是的,蝴蝶的書對我來說就是有這種魔力,除了不小心就一口氣讀完(哪怕從黑夜到白天或日正當中或暮靄沉沉)以外,另一點就是:看完以後會有想敲點什麼或者寫些什麼的衝動。
蝴蝶的故事不沉也不淺,沒想起來則已,一看總是停不下來,雖說我不算蝶迷,但是遇到喜歡的故事時就是真的相當喜歡,所以說雖然不會特地說出新書了就一定去買(我朋友是這樣XD),但是一旦出現契機下手收書就沒什麼好猶豫的了,比如說這次是剛好去了書展為了那本小冊子於是抱了兩套已經看過網路版的書回來的──雖然我經常賭封面賭作者然後被雷到連骨頭都酥得再也站不起來,但是對於看過確定喜歡的書果然還是下手買回家重溫,以回報作者及為自己留個念為佳。
好了,言歸正傳,像上面說的,其實《徘徊》我是看過一次了的,但是第二次看還是覺得相當滿足呀。
近幾年真的比較少看書了,不過因為動腦的小說實在很多,一比較就很明顯,雖然直到後記為止作者也一直在講多智近妖的描寫方式問題,(即使我也是到第二次看才明白一些細節的)但我覺得《徘徊》的寫法我比較能接受,就是說不是真的看不懂、而是需要再想想,雖然不是照著先鋪陳再進入談話的描寫順序,而是反過來,可是其實只要思考就不至於看不懂他們前面到底在討論什麼,這是為什麼我喜歡這個故事,而且十七娘子也一直表明了她是真的不曉得該怎麼解釋,因為那是她習慣了的邏輯以及速度,我覺得雖然說是多智近妖,但還是很人性的。
相比來說看到那種基本上沒埋伏筆但事情都結束了才開始解釋的,或者是因為主角如何威所以我們這些凡人讀者看不懂他們在幹嘛的(當然也有一點也不威還要讀者承認他的角色就是很威的),老實說看了很煩,還有就是明明是自己不會利用角色,而製造一大堆根本用不到、也沒什麼角色特性的龍套的小說──其實是還花了篇幅去介紹一個龍套然後他出場字數還趕不上背景介紹字數──真的是我的大雷(想起最近看過的某些文)。
總之我很喜歡十七娘和少主這樣的,同樣是噎你,十七娘是自然而然的,而不是一副「基本上,你就是白癡啊」這樣的反應,所以說她很聰明、但我不討厭她,甚至說雖然十七娘會作出一些讓人(特別是少主大人)很吐血的事,可是我感覺十七娘她還是一個活生生的人,她很堅強,但是那是她有堅強的理由,然後因為某些契機一點一點熬下來的,而不是在堅強與軟弱間徘徊然後衝勁大得讓人看得頭昏那種,或者基本上就是個熱血笨蛋那種,她很努力,但是她的努力是建立在明白什麼可以用什麼不能用之上,而不是說利用主角威能或後宮技能然後阻礙莫名其妙就解決了,她一直在思考,然後反覆驗證,並且與周圍的人有所牽連,然後適度修正,我覺得這樣才是正常的,一個所謂聰明的人該有的樣子,而不是因為她是主角所以各種技能直接點到滿。
總之我蠻喜歡徘徊娘子的w
再來是提到百家那邊的時候,其實眼眶有點泛淚了呢──可能我想起課綱那件事了──其實我們至今仍在唸孔孟之學不是嗎?論語、孟子、大學、中庸等都是考題也是必看的書,可是兼愛、非攻、法、術、勢……這一類的真的就只有帶過而已,雖說九流十家,到頭來我覺得我們還是相當程度困在孔孟之學裡的,並不是說儒家不好,而是說時至今日我們還是沒做到兼採百家之長,依然是在某一個框架底下尋求相對狹小的多元,那其實蠻可惜的,因為在接觸這些知識時本身得到的就是狹隘的,等到有思考這點的能力時又已經遠離了大量接收知識的環境了,我講話很笨拙,所以沒辦法好好表達,也不打算跟人辯論,只是說我覺得是這樣,因為雖然很偶爾,但我以前在唸書時也會有因為得到新知而相當開心的時候,那種時刻就覺得學習很有趣,可是我大概更喜歡知道廣泛的事而不是在限定範圍內不斷深掘吧。回到書的內容,我覺得看著那些描述的確可以想見為了貫徹那些理論、甚至是信仰──雖然我認為可以簡單說是意識形態,但最近也發現不同專業的人對意識形態這個詞的解釋方式差別實在太大了,所以還是先別提這個詞了──卻只能躲躲藏藏的悲憤,以及對逐漸凋零的痛。
其實一開始以墨家為背景就已經相當程度跳脫了多數世界觀的框架了,我想這也是為什麼我覺得這個故事很有趣,因為雖然不像介紹專書那樣逐條逐項地告訴你什麼是墨家,但故事中的角色的確有著一些深刻入骨的價值觀與儒家架構不同,有種被開拓新觀點的滿足感呢。
蝴蝶筆下的女主角經常是堅強的,不過她們的堅強並不是理所當然的,一想到其中那些父權式的壓迫現在仍然存在,我就覺得胃有點痛……雖然不是全然相關不過之前知道我爹不支持某位候選人只是因為她是女人我就……啊啊拉回來,雖然看著那些女主角漸漸混得風生水起很爽,可是妯娌啊婆媳啊通房啊(?)之類的垃圾事我身邊還真的有,就算我不想知道也會有人一直在我耳邊叨唸那些其實可以直接扔去給本土劇作劇本的真人實事,所以看著看著還是有種潸然淚下的衝動,要說這世界進步了也是有,奈何這幅度啊,奈何啊。
──我以為我是來寫心得的,結果我又在碎碎唸了,真不好意思……
留言
張貼留言